时政要闻
当前位置:首页 >时政要闻
45处“文化”看“十五五”谋篇布局之三
发布时间:2025-11-21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分享:

10月28日,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》全文发布。2万多字中45次提到了“文化”,涉及到了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。我们将分3期逐一解读,希望能有所帮助。

注:

划线内容为需着重关注内容

蓝色内容为解读性内容


(续前)

19.加快发展文化产业
(解读23:2000年,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首次在中央文件中提出“文化产业”概念,将其与文化事业区分开,解决了文化与市场的关系问题。
2007年,党的十七大报告突出强调加强文化建设,要求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,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,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,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,繁荣文化市场,增强国际竞争力。”
2009年7月,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《文化产业振兴规划》,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。
2011年,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“十二五”规划建议,首次明确提出“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”的战略目标。
2011年,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要“加快发展文化产业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”。
2021年,《“十四五”文化产业发展规划》提出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,为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。
2025年5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,“要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,真正打造成为支柱产业、民生产业、幸福产业”。)
20.完善文化管理体制生产经营机制
(解读24: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》中指出,“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。”“完善文化管理体制。按照政企分开、政事分开原则,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,推动党政部门与其所属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一步理顺关系。建立党委和政府监管国有文化资产的管理机构,实行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统一。”
2024年8月7日,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《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(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)》指出,“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要把激发全民族创新创造活力作为中心环节,加快完善遵循文化发展规律、有利于激发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”。)
21.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,培育优秀文化企业和品牌,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,实施积极的文化经济政策
(解读25:《建议》全文提出83个体系的建设,文化方面有“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”“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”和此处的“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”3个。)
(解读26:“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”的提法在中央文件中早已有之。《国家“十一五”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》就提出,要“推动国家数字电影制作基地建设、国产动漫振兴工程、‘中华字库’工程等一批具有战略性、引导性和带动性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。”《国家“十二五”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》也有类似的提法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作为一个战略提出来,这在中央文件中是第一次。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体量规模大、区域辐射大,往往带有全局性、引导性、公共性、基础性、示范性,对文化市场繁荣发展具有强劲带动作用。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,有助于促进产业集聚、企业孵化和人才培养,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,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和产品升级。无论是打造有影响力、代表性的文化品牌,还是培育线上演播、数字艺术、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新模式,无论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还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,都能以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为牵引,形成以点带面的效应。)
(解读27:2025年1月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》,从财政支持、税收优惠、金融服务、科技创新、用地保障、收入分配、支持转企改制、组织实施八个方面做出安排。)
22.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,推动化建设数智化赋能、信息化转型,发展新型文化业态
(解读28: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,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,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。当前,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,5G、云计算、虚拟现实、3D视觉传感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快赋能,为文化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,催生出大量新业态、新产品、新模式。推动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已成为潮流所向、大势所趋,二者融合发展,既能为科技产品注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邃内涵,又能使文化资源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。
2019年,科技部等六部门印发《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》。
2022年,中办国办印发《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》。)
23.推进文旅深度融合,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,以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
(解读29:2022年,为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,落实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》,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经济社会发展,文化和旅游部等印发《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》。2025年1月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》,提出6个方面18项具体措施。)
(解读30: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,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“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”的重大命题,高扬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文化之帆。可扩展阅读,新华社推出1篇“新华社政论”和6篇“文化新观察·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系列谈”,多角度、全方位解析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道理与生动实践。)
24.深化文明交流互鉴,广泛开展国际人文交流合作,鼓励更多文化企业和优秀文化产品走向世界。
(解读31:近年来,被称为中国文化“新三样”的网络文学、网络影视剧、网络游戏为代表的新型文化产业形态,通过数字化载体加速海外传播。《黑神话:悟空》等国产游戏更在全球斩获口碑与销量。2024年中国微短剧海外应用突破300款,全球累计下载量逾4.7亿次,覆盖200余个国家和地区。近日发布的《中国网络文学国际传播报告(2025)》显示,中国网络文学海外活跃用户约2亿人,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,2024年,我国网络游戏、网络视听等数字元素富集的贸易领域规模超3700亿元,占文化贸易比重达25.8%。)
25.深化两岸交流合作,共同传承弘扬中华文化
(解读32: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台工作重要论述中多次指出,两岸同胞要加强文化交流,共同传承中华文化。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,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:“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,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。”)


推荐阅读





总监制:李小标

审核:李惠男

编辑/制作:赵雨欣

转载联系:010-67060400

往期链接:

同学四中全会精神 | 45处“文化”看“十五五”谋篇布局(之二)

45处“文化”看“十五五”对文化建设的谋篇布局之一

解码“十五五”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变与不变

《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》学习先导课

学习先导课 02 | 对从《意见》到《条例》的理解

《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》学习笔记:《条例》出台背景与总体框架

《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》学习笔记: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式

《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》学习笔记:对七大领域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要求

《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》学习笔记:思政工作队伍建设、保障和监督

思想政治工作研究

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?

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,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.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.